汴京纪事二十首·其三
刘子翚〔宋代〕
圣君尝胆愤艰难,双跸无因日问安。
汉节凋零胡地阔,北州何处是通汗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皇帝卧薪尝胆知道时局艰难,每天派出通问使慰问徽钦二帝。
可是北去的人却像苏武一样长久地一去不回,到底在什么地方去慰问徽钦二帝呢?
注释
跸:帝王出行时,开路清道,禁止通行。
简析
《汴京纪事二十首·其三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诗的前两句写出皇帝面对艰难时局的坚毅与决心,他深知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,因此不惜以苦行来激励自己,还坚持每天派出使者,以表达对被俘虏的徽钦二帝的慰问与思念;三句以“苏武牧羊”的典故,比喻北去后长久未归的困境;末句以问句的形式,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局势的困惑与迷茫。全诗情感深沉,表达了对边疆局势的无奈与对国家命运的担忧。
刘子翚
刘子翚(huī)(1101~1147)宋代理学家。字彦冲,一作彦仲,号屏山,又号病翁,学者称屏山先生。建州崇安(今属福建)人,刘韐子,刘子羽弟。以荫补承务郎,通判兴化军,因疾辞归武夷山,专事讲学,邃于《周易》,朱熹尝从其学。著有《屏山集》。 741篇诗文 18条名句
洞仙歌·冰肌玉骨
苏轼〔宋代〕
仆七岁时,见眉州老尼,姓朱,忘其名,年九十岁。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,一日大热,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,作一词,朱具能记之。今四十年,朱已死久矣,人无知此词者,但记其首两句,暇日寻味,岂《洞仙歌》令乎?乃为足之云。
冰肌玉骨,自清凉无汗。水殿风来暗香满。绣帘开,一点明月窥人,人未寝,欹枕钗横鬓乱。
起来携素手,庭户无声,时见疏星渡河汉。试问夜如何?夜已三更,金波淡,玉绳低转。但屈指西风几时来,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。
千秋岁·数声鶗鴂
张先〔宋代〕
数声鶗鴂,又报芳菲歇。惜春更把残红折。雨轻风色暴,梅子青时节。永丰柳,无人尽日飞花雪。(飞花雪 一作:花飞雪)
莫把幺弦拨,怨极弦能说。天不老,情难绝。心似双丝网,中有千千结。夜过也,东窗未白凝残月。(凝残月 一作:孤灯灭)
宿洞霄宫
林逋〔宋代〕
秋山不可尽,秋思亦无垠。
碧涧流红叶,青林点白云。
凉阴一鸟下,落日乱蝉分。
此夜芭蕉雨,何人枕上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