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日田家
宋琬〔清代〕
野田黄雀自为群,山叟相过话旧闻。
夜半饭牛呼妇起,明朝种树是春分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野外田间有一群群黄雀觅食,住在山中的老翁经过屋角田边,会向人谈起过去的旧闻。
夜半喂牛时,会叫醒老伴,商量第二天春分种树的事情。
注释
山叟:住在山中的老翁。
简析
《春日田家》是一首七言绝句。诗的首句以黄雀成群的景象,渲染出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与和谐共处;次句写邻里间温馨的人际交往;后两句描绘了农家勤劳的生活节奏,也透露出一种忙碌与期待之意,毕竟春天是“希望”的季节。这首诗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画面,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朴素的人情味。
宋琬
宋琬(1614~1674)清初著名诗人,清八大诗家之一。字玉叔,号荔裳,汉族,莱阳(今属山东)人。顺治四年进士,授户部主事,累迁永平兵仆道、宁绍台道。族子因宿憾,诬其与闻逆谋,下狱三年。久之得白,流寓吴、越间,寻起四川按察使。琬诗入杜、韩之室,与施闰章齐名,有南施北宋之目,又与严沆、施闰章、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,著有《安雅堂集》及《二乡亭词》。 263篇诗文 16条名句
高山流水·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
顾太清〔清代〕
群山万壑引长风,透林皋、晓日玲珑。楼外绿阴深,凭栏指点偏东。浑河水、一线如虹。清凉极,满谷幽禽啼啸,冷雾溟濛。任海天寥阔,飞跃此身中。
云容。看白云苍狗,无心者、变化虚空。细草络危岩,岩花秀媚日承红。清风阁,高凌霄汉,列岫如童。待何年归去,谈笑各争雄。
柳梢青·花朝春分
顾贞观〔清代〕
乍展芭蕉。欲眠杨柳,微谢樱桃。谁把春光,平分一半,最惜今朝。
花前倍觉无聊。任冷落、珠钿翠翘。趁取春光,还留一半,莫负今朝。
河墅记
戴名世〔清代〕
江北之山,蜿蜒磅礴,连亘数州,其奇伟秀丽绝特之区,皆在吾县。县治枕山而起,其外林壑幽深,多有园林池沼之胜。出郭循山之麓,而西北之间,群山逶逦,溪水潆洄,其中有径焉,樵者之所往来。数折而入,行二三里,水之隈,山之奥,岩石之间,茂树之下,有屋数楹,是为潘氏之墅。余褰裳而入,清池洑其前,高台峙其左,古木环其宅。于是升高而望,平畴苍莽,远山回合,风含松间,响起水上。噫!此羁穷之人,遁世远举之士,所以优游而自乐者也,而吾师木崖先生居之。
夫科目之贵久矣,天下之士莫不奔走而艳羡之,中于膏肓,入于肺腑,群然求出于是,而未必有适于天下之用。其失者,未必其皆不才;其得者,未必其皆才也。上之人患之,于是博搜遍采,以及山林布衣之士,而士又有他途,捷得者往往至大官。先生名满天下三十年,亦尝与诸生屡试于有司。有司者,好恶与人殊,往往几得而复失。一旦弃去,专精覃思,尽究百家之书,为文章诗歌以传于世,世莫不知有先生。间者求贤之令屡下,士之得者多矣,而先生犹然山泽之癯,混迹于田夫野老,方且乐而终身,此岂徒然也哉?
小子怀遁世之思久矣,方浮沉世俗之中,未克遂意,过先生之墅而有慕焉,乃为记之。